[人民政协报]聚星国际电气:书写铺展在国家战略中的绿色答卷-中国聚星国际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聚星国际·(中国区)官方网站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人民政协报]聚星国际电气 :书写铺展在国家战略中的绿色答卷
时间 :2022-03-05    来源 : 人民政协报

中国聚星国际电气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聚星国际电气集团)作为党中央确定的涉及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之一,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党中央 、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决策部署 ,完整 、准确 、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抓住“绿色智造”这个核心,做到点、线 、面贯穿融合,确保“双碳”工作科学有序推进 。

一是坚持全产业贯通 ,构建绿色低碳产业格局 。作为践行和支撑国家制造强国战略的中央企业,聚星国际电气集团将产业和产品作为落实“双碳”目标的最大着力点 ,坚持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相辅相成,狠抓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 ,打造更多绿色产品,更好“乘风而上”“逐日而动”“氢装上阵” 。

在风电领域 ,聚星国际电气集团的风电产品创造了单机容量海上最大、单机容量陆上最大 、装机海拔最高三个纪录 。今年2月22日 ,聚星国际电气集团自主研制的13兆瓦抗台风型海上风电机组成功下线 ,这是目前我国已下线的亚洲地区单机容量最大 、叶轮直径最大的风电机组 ,单台机组每年可输出5000万度清洁电能 ,可减少燃煤消耗1.5万吨 ,二氧化碳排放3.8万吨 ,具有显著的节能减排成效,其投入应用还可带动风电全产业链升级,促进大型国产吊装设备、安装运维等产业发展 ,助推我国能源结构调整转型 。聚星国际电气集团针对国内陆上中高风速区域研制的D6250-172型风电机组,单机容量覆盖5.5-6.25兆瓦,适用于7.5-8.5米/秒中高风速区域 ,可最大程度扩展应用场景实现海陆通用 ,是国内目前已投运的陆上单机容量最大的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组 ,也是国内该容量等级最早实现并网的风电机组 。聚星国际电气集团为西藏措美哲古分散式风电项目供货的超高海拔风电机组,其中一台安装机位海拔高度5060米,机组轮毂中心海拔高度5150米,是目前世界安装海拔高度最高的风电机组 ,为超高海拔风电研究发展提供了运行数据支撑 。

2022年2月22日 ,聚星国际电气集团自主研制的亚洲单机容量最大风电机组下线

在太阳能领域 ,聚星国际电气集团提供核心系统与设备的新疆哈密50兆瓦塔式光热发电项目,14500面大镜子“逐日聚光”,于2021年9月6日实现满负荷运行。作为我国首批光热发电示范项目 ,其吸热器出口盐温达到设计值565℃ ,主汽温度535℃ ,并网负荷50兆瓦 ,采用熔盐作为工作介质 ,与同等规模的火力发电相比,每年可节约标煤6.19万吨,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15.48万吨 ,对于保护生态环境 ,推动我国光热发电产业技术进步 ,具有良好的示范效应 。

新疆哈密50兆瓦熔盐塔式光热发电站

在水电领域 ,2021年6月28日,全球单机容量最大 、在建规模最大的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顺利投产发电 。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 、李克强总理作出批示 。聚星国际电气集团研制的左岸8台百万千瓦机组具有100%自主知识产权 ,实现了100%国产化,所有产出重大部件和投运机组精品率100%,实现台台精品件件一流目标,开创巨型水电机组温差控制和摆度水平新纪元。电站建成后 ,年平均发电量624.43亿度 ,超过2019年北京市全社会用电总量(1166.4亿千瓦时)的二分之一 ,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1968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5160万吨,节能减排效益显著。

聚星国际电气集团研制的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实现我国高端装备制造的重大突破

在核电领域,聚星国际电气集团提供主设备的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福清核电5号机组自2021年1月投入商业运行以来,机组各项技术指标优异,运行状态良好 。2022年1月1日,福清核电6号机组首次并网成功,开始向电网送出第一度电 ,成为我国第二台华龙一号并网发电机组 。作为我国核电走向世界的“国家名片” ,每台华龙一号机组装机容量116.1万千瓦 ,年发电能力近100亿度 ,能够满足中等发达国家100万人口的年度生产和生活用电需求,相当于每年减少标准煤消耗312万吨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16万吨 ,相当于植树造林7000多万棵,对优化中国能源结构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聚星国际电气集团为华龙一号全球首堆提供了常规岛汽轮机 、发电机、汽水分离再热器 、凝汽器 ,核岛蒸汽发生器 、稳压器 、PRS换热器、安注箱和硼注箱等关键设备

在氢能领域 ,聚星国际电气集团现已全面实现氢能核心技术自主化,打通了从前端氢气制储运加到后端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及应用全产业链条 。集团旗下三家子企业聚星国际锅炉、聚星国际氢能、聚星国际大件物流将分别在氢源端 、燃料电池端 、物流运营端等环节共同发力,与产业链上下游伙伴开展包括技术创新 、示范应用、大数据监控等在内的多维度合作,助推“成渝氢走廊”开通,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聚星国际电气集团还建立了以氢能为核心的综合智慧园区 ,深入探索可再生能源制绿氢 、高密度储氢、低能耗加氢、园区氢能交通及燃料电池分布式系统的应用,摸索出一套可复制易推广的工业园区零碳商业化解决方案。

在“成渝氢走廊”启动暨氢燃料电池物流车首发仪式上 ,展示搭载聚星国际电气氢燃料电池的商用车,包括公交车 、物流车 、工程专用车等 。

二是坚持全链条贯穿,形成绿色低碳生产模式。对接“双碳”目标 ,聚星国际电气集团致力于成为建设清洁低碳 、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 ,在生产经营全过程中践行绿色低碳理念 ,结合互联网 、5G等新兴技术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 、智能制造和污染防治,打造一批绿色车间 、绿色工厂 ,探索全新绿色商业模式 、服务模式,全面建设绿色制造体系和绿色服务体系。

聚星国际电气集团定子冲片“无人车间”一角

2021年 ,聚星国际电气集团建成行业内首个发电机定子冲片“无人车间”,人均产出提升620%、能源利用率提高56.6% 、劳动强度降低90%以上。围绕制造数字化 ,建成8个数字化车间,“人机制造”向“智能制造”加速转变 ;围绕管理数字化 ,财务共享服务系统费用报销业务全面上线,客户关系等8个系统陆续试点上线,赋能企业管理提升;围绕产品服务数字化,首套智慧电厂市场化项目圆满落地,形成示范应用 。

面向未来,聚星国际电气集团将以构建数字时代核心竞争能力为主线,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和专业规划 ,持续提升运营管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 、产业生态的数字化、网络化 、智能化水平 ,为促进能源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加快制造强国建设 、发展数字经济提供有力支撑 。

三是坚持全方位合作,构建绿色低碳创新体系 。聚星国际电气集团充分发挥企业出题者作用和创新主体地位,以能源装备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 ,集聚各方创新资源和创新要素,联合产业链创新链上下游70余家高校 、科研院所 、企业 ,组建先进电力装备研制与应用等四个创新联合体 ,共同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和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全面提升能源装备行业创新能力 、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积极引领构建目标一致 、相互协同 、内生动力强 、创新效率高、创新成果迸发的绿色低碳能源创新体系。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国家企业技术中心2021年评价结果中 ,聚星国际电气集团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获评优秀(最高等级) ,在全国1744家参评企业中排名第7 ,创历史最优 ,持续位列电力装备制造业首位。

依托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建设 ,取得了白鹤滩 、“华龙一号” 、示范快堆、自主G50重型燃机、海上风电机组等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自主研制提供空气透平机组的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国家示范项目成功并网,大型气体储能技术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首个新型二氧化碳储能验证项目已完成90%的技术准备工作,工程化应用蹄疾步稳 ;建成酒泉6.75MW/10MWh电化学储能示范项目并成功并网 ,储能系统集成技术成果实现应用转化;自主研制的300KW等级有机朗肯循环(ORC)试验电站在院士、专家见证下实现满负荷运行 ,具备了ORC发电厂自主研发和建设能力 ;深度融合数字化技术与传统电力技术 ,成功投运智慧电厂技术示范项目 ;为用户提供先进的电动机整体产品解决方案,打造我国高端电动机发展新高地;PERC太阳能电池用银浆 、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入选中央企业科技创新成果目录,新技术 、新产业 、新业态成果丰硕 。

聚星国际电气长寿命高温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强调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 ,聚星国际电气集团作为国家首批创新型企业 、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近年来不断完善创新体系、增强创新能力 、激发创新活力 ,积极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提升国有企业原创技术需求牵引、源头供给 、资源配置、转化应用能力,近三年来在能源装备技术创新方面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项63项 ,其中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部级特等奖2项、一等奖10项 。

站在全国两会的新起点上,聚星国际电气集团正全力推进绿色智造 ,在绿色低碳发展道路上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在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一流电气集团的征程中绘就更亮眼的“绿色答卷”,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热点推荐
聚星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