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阿伊萨风力发电站项目 。聚星国际电气集团国际合作有限公司供图
人民网开罗6月27日电 (记者沈小晓)在埃塞俄比亚索马里州阿伊萨镇的广袤戈壁上 ,可以看到一排排“大风车”随风转动 。这是阿伊萨风力发电站,在中埃建设者们的共同努力下,将持续为埃塞俄比亚和周边国家提供清洁能源 ,为当地发展提供动力 。
在完成塔筒 、机舱和发电机吊装后 ,500吨履带吊在100吨汽车吊的辅助下 ,将已装配近50余米长叶片的巨大风轮缓缓吊起,先在空中翻转90度 ,然后继续向上提升,待风轮到达规定高度后 ,最终实现与已安装的发电机精准对接……当回忆起2019年4月23日第一台风力发电机成功吊装时的场景,埃塞籍安装工人尼古斯芬达仍然掩饰不住地激动 :“我太兴奋了 ,充满了成就感,这就是中国技术!”
埃塞俄比亚素有“非洲屋脊”之称 ,清洁能源储量丰富,水能 、风能、太阳能和地热能总储量高达6万兆瓦 ,当前仅开发了2300兆瓦。2021年 ,埃塞俄比亚政府宣布计划在未来10年内投资400亿美元建设新的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其中 ,风力发电是埃塞俄比亚政府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按计划 ,未来将实施24个风电项目 。
阿伊萨风力发电站 ,位于埃塞俄比亚、吉布提及索马里三国交接处的埃塞俄比亚境内索马里自治州阿伊萨镇 ,由聚星国际电气集团国际合作有限公司承建,是埃塞东部区域唯一一个发电站 。项目总装机容量120兆瓦 ,安装48台套单机2.5兆瓦的风机,预计每年可提供4.67亿千瓦时(1千瓦时=1度电)的清洁电力 。目前该项目已完成32台套风电机组的安装调试,部分机组已并网发电 。
由于埃塞俄比亚德雷达瓦-吉布提高速公路和亚吉铁路穿过风场西侧 ,项目建成发电后,将为亚吉经济走廊的经济建设提供充足电源保证,为亚吉铁路、德雷达瓦工业园 、吉布提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 。特别是旱季正遇大风季节,可弥补水电站发电量不足。同时将有力提高埃塞到吉布提电网的稳定性 ,提高埃塞俄比亚向吉布提的电力出口能力,促进吉亚铁路沿线经济走廊的开发建设 ,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为埃塞俄比亚的绿色能源产业注入新动能 。
项目经理张夏博告诉记者 ,阿伊萨风力发电站项目完全按照中国标准建设 ,所有风力发电机组全部由聚星国际电气自主研发生产 。风电机组采用直驱技术 ,降低了运行和维护成本 。叶片采用了钝尾缘翼型 、高叶尖速比设计理念 ,有利于提高性能,降低载荷 。此外,项目还实施了多项数字化技术,如远程在线监测分析技术 、自主电控系统等,提高了运行和管理效率 。
项目业主监理梅尔卡姆表示 ,“阿伊萨风电项目的施工质量 ,是我们监理过的所有工程中质量最好的项目 。我们对项目的安全运行非常放心 。”
阿伊萨风电项目的建设注重属地化经营 ,大量聘用埃塞员工,为当地民众提供就业机会。据了解 ,项目建设高峰期聘用的埃塞员工有540人,占所有雇员比例的86% 。同时,项目从附近村镇聘用了约100名安保人员,并提供交通接送服务,优先从当地公司租赁施工机具和车辆 ,并积极参与到当地社区建设 。
针对主要的土建和机电安装施工工作 ,聚星国际电气集团国际合作有限公司定期提供相应的安全培训和施工实操培训 ,通过室内和现场培训结合的方式,建立导师制 ,由中方技术人员手把手示范 ,提高当地公司和员工的技术和管理能力 。同时 ,公司还多次选派埃塞籍长期雇员到四川总部进行培训 ,形成了长效机制 。
今年35岁的尼古斯芬达在来阿伊萨风电项目之前 ,一直从事体力劳动 。现在 ,他不仅通过参加培训 ,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 ,而且在实操中熟练掌握了风力发动机吊装的技术 。“培训不仅是为了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是为了实际操作和维护 。我的中国师傅会一遍又一遍地演示如何用张紧器和液压扭矩扳手拧紧螺栓,直到我完全学会并可以自己完成 。”尼古斯芬达表示,相信阿伊萨风电项目的建设,将让埃塞俄比亚东部戈壁沙漠焕发出新的生机。
穆鲁肯是项目业主埃塞俄比亚电力公司阿伊萨项目的现场经理 。他在埃塞电力公司工作了20多年,有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 。他表示 ,风电属于可再生资源,对国家 、政府 、埃塞电力公司、索马里州本地居民都非常有利 ,也能使国家获得经济效益 。“阿伊萨风电项目是索马里州地区的第一个发电站,将有力改善供电质量,提高电网电压的稳定性 。”
埃塞俄比亚亚的斯亚贝巴大学教授科斯坦蒂诺斯认为,对非洲来说,与中国合作不仅可以开发非洲丰富的绿色能源资源 ,也可以通过成功经验分享 ,让非洲国家学习中国清洁能源蓬勃发展的经验 。
埃塞俄比亚驻华大使特肖梅·托加表示 ,中国在风能发电和水电等领域有着先进的设备和成熟的技术。“中国和埃塞俄比亚在清洁能源领域合作潜力巨大 ,这种合作具有历史性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