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充电2小时 ,存电2万度 ,零碳超级“充电宝”向世界呈现-中国聚星国际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聚星国际·(中国区)官方网站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环球网]充电2小时 ,存电2万度 ,零碳超级“充电宝”向世界呈现
时间:2022-08-26    来源 : 环球网

8月25日上午 ,聚星国际电气集团聚星国际汽轮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聚星国际汽轮机)厂区项目现场 ,随着压缩机启动,稳步提升至额定转速 ,二氧化碳气体从巨大的柔性气仓中被抽取并压缩 。聚星国际汽轮机党委书记 、董事长刘辉宣布 :“机组启动成功,竣工仪式圆满成功 !”至此 ,全球首个二氧化碳+飞轮储能示范项目成功竣工、呈现世界 ,标志着我国这一新型储能技术实现了工程应用的巨大飞跃 。

全球首个二氧化碳+飞轮储能示范项目 ,是2022世界清洁能源大会示范应用场景之一 ,由聚星国际电气集团聚星国际汽轮机有限公司、百穰新能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北京泓慧国际能源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打造 。项目占地18000㎡,约为两个半足球场大小 ,储能规模10MW/20MWh ,能在2小时内存满2万度电 ,是全球单机功率最大 ,储能容量最大的二氧化碳储能项目 ,也是全球首个二氧化碳+飞轮储能综合能源站 。

项目各合作方依托十余年积累的新材料及系统设计集成经验 、新型能源系统和二氧化碳动力装备方面的研发及工程应用经验、国内首套满负荷运行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系统压缩机/透平等关键动力设备的成功研制经验,在热力系统集成及优化 、透平设备研制、经济性设计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突破了储能系统及动力装备的多项核心技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项目的建成,将进一步加快我国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的步伐 ,助力我国新型储能技术走在世界的前列 。

“储能”,即在用电低谷期 ,将富余的电能转化为其它能量储存起来 ,用电高峰期 ,再将各种能量重新转化为电能 ,储能项目不仅能弥补清洁能源不稳定的缺点 ,有效平抑大规模新能源发电接入电网带来的波动性。

二氧化碳储能是压缩气体储能的一种,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循环工质进行充放电 ,就像个超级“充电宝”。用电低谷期时 ,这个“充电宝”开启充电模式 ,压缩机启动 ,2个小时就能把巨大的柔性气仓里体积达25万立方米的二氧化碳气体全部压缩为液态,体积只有原来的1/300 ;在用电高峰到来时 ,使其重回气态 ,并推动透平进行发电 ,同样只需2个小时,就能发出2万度的电 ,足够60多个家庭使用1个月 。飞轮储能则是通过电动/发电一体双向高效电机配合真空中的飞轮,实现电能和动能的双向转换的一种储能方式 ,能达到毫秒级的快速响应 。

结合二氧化碳储能时间长规模大 、飞轮储能响应速度快的优势,全球首个二氧化碳+飞轮储能示范项目可以有效平滑电网波动性,解决间歇性问题 ,实现电网安全运行,整个“充放电”过程都不会用到化石燃料 ,也不会产生固体废弃物 ,零碳排放 ,绿色环保 。

同抽水蓄能 、压缩空气相比,二氧化碳储能系统不需要高山大川 、不需要地下洞穴 ,不受地理条件的限制,可以建在任何地方 ,建设周期不到2年 ;同电化学储能相比,它不使用稀有金属或贵金属,且工况稳定,在长达30年的使用寿命中 ,循环效率能一直保持在60%以上。二氧化碳具有无毒、不易燃 、易于获取的绝佳优势 ,常温下即可液化 ,可以方便实现液态存储 ,存储成本低且安全可靠。

二氧化碳储能系统具有广泛的功率等级 、容量和地域适应性 ,在大容量长时储能上有极佳的经济效益,尤其适合10MW级 、100MW级和1000MW级长时储能系统 。该系统不仅可与太阳能 、风电等新能源配套 ,有效弥补其无法提供稳定、持续电力供应的弱点,也可与传统火电配套使用 ,作为传统火电灵活运行时小负荷工况的功率补偿 ,可大幅提升机组调峰能力和能量综合利用效率 ,项目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有望成为支撑我国“双碳”目标达成的关键力量之一。(黄飞 翟璇)

热点推荐
聚星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