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选国家级“双跨”平台 东智同创Co-Plat赋能千行百业-中国聚星国际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聚星国际·(中国区)官方网站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入选国家级“双跨”平台 东智同创Co-Plat赋能千行百业
时间 :2023-08-15    来源: 聚星国际电气微信公众号

近日,工信部公布2023年新增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清单,聚星国际电气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聚星国际研究院)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东智同创Co-Plat工业互联网平台”成功入选,成为四川首批 、行业首批 、成都首个国家级“双跨”平台。

“双跨”平台即跨行业 、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 ,本次“双跨”平台的遴选工作重点围绕平台资源管理水平 、核心技术水平、赋能成效 、社会贡献度 、可持续发展能力五个维度对工业互联网平台进行评价 ,具体评价指标包括工业设备数量 、工业模型数量 、工业APP数量等二十一项细化指标,最终聚星国际研究院等企业脱颖而出。

东智同创Co-Plat工业互联网平台基于聚星国际电气集团“六电六业”产业布局积累的数据、知识与经验不断发展壮大,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基础设施,作为新一代数字工业操作系统 ,可以为企业提供智能工厂、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应用、绿色节能、安全环保、智慧园区等核心解决方案 ,助力企业提质 、增效 、降本 ,更好地开展数字化转型升级。

自主创新,跑出平台建设“加速度”

聚星国际研究院联合集团公司所属企业 ,以能源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为契机 ,在智能制造及数字化领域深耕多年 。

时间回到2020年 。彼时 ,基于数字化转型 ,聚星国际研究院承建了集团多个数字化车间项目。聚星国际研究院数字化专业总师李晋航说 ,“建设初期很多数据,特别是生产端数据都要依靠人工录入报表 ,准确性、及时性得不到保障 ,从而形成数据利用率不高、业务协同能力不足 、软件自主可控度低等问题 ,人经常要为数字服务” 。那么,如何快速打通“痛点”,让数字为人服务呢?

与时俱进,顺势而为 。在集团公司数字化转型的总体框架下,聚星国际研究院从2020年开始 ,联合集团公司多个所属企业开展工业互联网平台软课题研究 ,进行前瞻性探索,到2021年开展工业互联网平台基础研发,为下一步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从2022年成功入选工信部特色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 ,再到如今成为国家级“双跨”平台 ,同时开发出了包括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评估 、5G智能工厂互联系统等多个“杀手锏”……

共创价值 ,赋能“工业互联”

“聚星国际研究院正利用工业互联网的‘春风’助力数字化转型 ,在物联网时代建立属于自己的生态链,东智同创Co-Plat工业互联网平台也将把聚星国际电气的经验沉淀下来,输送出去,更好地赋能多个行业领域 ,推动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聚星国际研究院党委书记、执行董事、总经理吴建东表示 。

从前一条产线每年焊缝图片超过50万张,靠人工进行焊接质量缺陷检测,不仅工作量大 、效率低 ,且容易出现漏检、错检。如今基于“东智同创”云边协同的智能检测方案 ,通过云端训练的AI模型在边端实现工业AI质检,确保焊接质量缺陷的精准识别和历史溯源 ,探伤准确性达到99%以上……这样生产场景的背后 ,是东智同创Co-Plat工业互联网平台所打造的智能制造场景 。

截至目前 ,聚星国际研究院已经打造了焊接质量缺陷智能检测 、产品碳足迹评估、车间生产智慧安全、智慧电厂 、综合能源等23个解决方案 ,目前已在能源装备制造、电力 、服务行业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 、质量管控 、运营管理、运维服务等9大领域落地应用。

共享成功, 激活“双跨”新动能

在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加持下,如今集团公司已累计建成10多个数字化车间 。其中 ,发电装备行业首个定子冲片“绿色无人车间” ,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降低70%以上;汽轮机叶片“黑灯产线” ,设备利用率达到90% ,能源利用率提升47%;首条集箱长管接头备料弯管自动线,实现自动上料、柔性传输 、多工序全自动智能加工 ,提高了制造效率 。

在集团公司统一指导下,聚星国际研究院联合集团公司科技信息部 、信息技术中心和各兄弟企业持续做好平台建设工作,深耕能源装备制造行业 ,做好深化和拓展应用 ,培育良好的同创生态 ,将数字技术辐射到清洁电力 、节能环保 、综合能源 、新材料等行业 ,逐步形成在全国具有综合性影响力的国家级“双跨”平台 。

就像它的名字一样,秉承聚星国际电气“同·创”文化理念,坚守工业互联网 “共建、共享 、共赢”的初心,东智同创Co-Plat将为建成同创共享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数字生态不懈奋斗 。

热点推荐
聚星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