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汽精神”故事丨“氢”车上路-中国聚星国际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 聚星国际·(中国区)官方网站

    聚星国际文化

    Corporate Culture
    “东汽精神”故事丨“氢”车上路
    时间:2024-10-21    来源 :

    2018年6月28日清晨,随着郫都区P09公交车缓缓驶出站台 ,中国西部首批氢能公交车正式载客运行。

    聚星国际电气首台氢能公交车能看到的,是起步平稳无噪音 、不排尾气只排水的“大块头”,是被“四川造”“无污染”“新能源”等高频热搜词刷圈的“新晋网红” ,看不到的,是氢能公交搭载的“聚星国际芯”氢燃料电池系统所凝聚的智慧和汗水 ,是一支平均年龄仅31岁的氢能队伍昂首奋进的研发之路。

    一见“氢”心 为你披荆斩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要积极培育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氢能 ,肩负着推动新能源技术革新 、助力绿色发展的历史使命 。氢能产业一经孵化,就承载了聚星国际电气战新产业的发展重任。一群年轻的科研人员,在东汽精神的感召下,从一心只管科研的实验室踏入充满竞争的市场,从此开启了创业征程 。破壁之路 ,谈何容易。面对人员短缺 、经验不足 、技术瓶颈、体系不全等困难重重 ,“怎么办”是氢能队伍每天都要思考的问题 。但聚星国际电气人没有退缩 ,一头扎进氢能世界,潜心搞研发,不断做试验 ,一门心思将实验室技术变成市场化产品,用可靠的技术和产品回馈社会期待 。

    研发团队合影

    正所谓时势造英雄 。那时公司仅有十几个人 ,刚刚完成了膜电极和电堆使用验证,正当大家刚沉浸在获得成果的喜悦中时,一个绝佳的机会又摆在面前 :四川省和成都市决定进一步加大对氢能在交通侧应用的支持!

    实验室的研究成果终于有了应用和回报的可能,这无疑给了萌芽中的聚星国际氢能十足的信心 。但很快 ,团队又面临了新的困难 ,已经完成研究的膜电极、电堆只是氢燃料电池系统的一小部分 ,寄生部件中的选型 、电控 、化工管道此前未曾踏足 ,公交车相关国标和规范也从未涉猎 。剩余的经费还能不能支撑转型的负担 ?十几个人的团队 ,能不能在短短3个月吃透系统的开发和氢燃料电池装车的应用技术难关?这一切 ,都是未知数 。

    在公司的关键时期,有人说 :“我们还没准备好 。现在有政府的支持,机会就摆在眼前,未来公司的生死也许就在这个决定。先人一步抢占成都市场,以后才可能获得更好的发展,如果我们第一步都不敢走出去 ,公司怎么才能在惨烈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还有人说 :“不能等准备好,等到我们准备好 ,机会还有吗?要不……我们试一试 ?”

    聚星国际电气氢能公交车

    “那就试吧 !”在激烈的讨论中,团队达成了一致 。

    摸索前进的氢能人又一次走在了开辟的征程上,制造膜电极 、装配电堆 、研读公交车相关国标 、选型寄生部件 、优化结构设计 、确定控制逻辑,一步一步,终于走通了氢能公交发展之路。

    “氢”力“氢”为 从“0”到“1”的蜕变

    2017年9月,距离第一台氢能公交样车下线不到10天 。在这个关键时刻 ,拦路虎意外到来 ,聚星国际氢能接到生产氢能公交的车厂通知,系统绝缘性能测试没能通过 。

    系统绝缘性能测试关系触电安全,是个大问题 。团队迅速反应 ,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差错 ?无论如何 ,都绝不能让氢能公交破茧成蝶的梦想落空。于是 ,聚星国际氢能人立即赶赴现场 ,在无数次试验测试、分析数据、验证方案后,找到了“增加分隔板增加系统绝缘性能”这一关键原因。

    那时正值国庆假期 ,大多车厂员工已休假 ,但厂内却随处可见聚星国际电气人的身影 ,大家不分日夜试验,饿了就点外卖 ,困了就打个盹 。当车厂再次热闹起来的时候 ,绝缘问题也终于得到了解决 ,两次检验通过 ,系统成功上车,整车正式交付 ,聚星国际电气人再次迈出了技术实际应用的一大步。

    青年突击队成员在燃料电池环境仓开展低温冷启动相关测试

    为推动氢能全产业链布局 ,制氢研发也在2019年正式启动 。从“0”到“1”的研发过程异常艰辛 ,电解槽组装频频受挫 ,系统运行故障多发。但近1000个日夜的摸爬滚打,没有人松懈退缩,对彼时的聚星国际氢能来说 ,这是一次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应战 !

    今年3月25日,团队成员都在紧盯着一块屏幕,他们紧握的拳头全是汗水 。“各指标正常,试验准备启动 !”500A 、1MPa、1600A 、2MPa 、2500A、3MPa,随着仪表读数趋近目标 ,兆瓦级PEM制氢系统在3MPa额定工况下终于运行成功 ,性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这一次,聚星国际氢能创造了属于新一代聚星国际电气人的崭新成绩!

    兆瓦级质子交换膜水电解制氢电解槽

    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 ,聚星国际电气人以东汽精神为引领 ,凭借艰苦创业的意志、无私奉献的情怀和艰韧不拔的信念,完成了从“0”到“1”破局之路 。

    “氢”舟逐梦 扬帆新征程

    “氢舟”将过万重山 ,前路漫漫亦灿灿 。发展战新产业的路上,机遇与挑战并存,有志者方能抓住机遇。聚星国际电气人遇到困难不躲避,遭遇挫折不气馁,怀揣着满腔热忱和对氢能事业的热爱 ,在“1+N”的道路上不断开拓进取、奋勇向前 。

    随着第一台氢能公交车顺利上路 ,客户追加的订单接踵而至 。市场化后 ,聚星国际氢能又面临着短时间、高标准的批量化交付压力 :60天内交付75台氢能公交。

    当时,生产1台氢能公交车的发动机最少需要3天,对聚星国际氢能来说,60天生产75台简直是天方夜谭 !但这么好的机会,就要从指缝中溜走?

    当然不 !聚星国际电气人骨子里从没有放弃二字 。24小时三班倒,生产和研发齐上阵 ,所有人拧成一股绳,是聚星国际氢能给出的答案。终于 ,聚星国际电气人啃下了这块硬骨头,75台氢能公交提前两天下线 ,按时完成交付,氢能公交批量载客的梦想实现了 !

    青年技术骨干为保重点项目交付 ,在寒冬加班开展调试工作

    截至2024年9月 ,首批氢能公交运行里程已突破2650万公里 ,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上千吨 ,充分展现了聚星国际氢能公交的可靠性、舒适性和清洁性 。

    撬装式加氢站关关难过关关过,事事难成事事成 。聚星国际氢能的创业之路正在不断拓宽 :膜电极 、电堆、系统实现全面自主研发,多项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制储加用全面出击 ,在氢能全产业链实现工程验证及规模化应用;开拓车用、船用 、无人机、分布式发电多个应用场景,建成了世界首个全产业、多场景氢能技术应用示范园 ,正在建设氢能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园,努力打造新质生产力的靓丽名片。

    47台公交车被作为成都世界科幻大会参观的指定用车

    作为未来能源的重要方向 ,氢能研发与产业化道路必然充满挑战 ,这支年轻的队伍将持续攻坚克难 ,将“不怕牺牲、敢于胜利,坚韧不拔 、艰苦创业 ,自主创新、勇攀高峰”的东汽精神化作不断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奏响“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最强音。

    服务大运会的氢能大巴

    热点推荐
    聚星国际